纺织技术 新型针布发展与梳棉工艺创新实践
时间: 2025-08-08 作者: a8体育在线直播网页版
高产梳棉机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对梳理针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复合齿高密度镀层锡林针布、高密度道夫针布、大角度刺辊针布、复合型高密度固定盖板的成功研发,梳理效果更好,产品适应性更强。
伴随着新型针布的发展,工艺创新对梳棉机单产水平的提升,提供新的助力。梳棉机的单产水平也从传统的20公斤,发展到现在的200公斤以上,极大的提升生产效率。
(1)采用颠覆传统的构思设计,把不同齿形、不一样的规格的针齿,融合在一根齿条上,适合各种品类、各种特性的纤维进行兼容性梳理。
(2)大幅拓展梳理范围,涵盖化纤类、纤维素类、棉麻类等大多数常用的纤维材料。
(3)适合使用的范围更广,能够适用于涡流纺、环锭纺、转杯纺的很多类型的纺纱形式。复合齿镀层针布见图1。
道夫针布加密,增强棉网凝聚、转移能力,使棉网清晰度逐步提升,成纱切疵指标明显好转,经过表面强化处理,能延续常规使用的寿命。高密度道夫针布见图2。
(1)大角度刺辊针布,强控制、横密、方锥形刺辊针布。增强刺辊工作角度对纤维的控制,使落棉进一步减少,研究之后发现,刺辊角度大50,落棉减少1%~2%。
(3)横向加密,对大棉束的开松分解能力逐步提升。大角度刺辊针布见图3。
(1)打破原有设计理念,采用复合型高齿密设计,提高齿条与锡林的相互对梳功能,提升固定盖板的作用,应用于前后固定盖板、全固定盖板,梳理效果显注增强,纱线)独特的结构设计,对针齿深度和针齿工作角度来优化,无论是纯棉纤维还是非棉纤维,固定盖板条不挂花、不嵌杂。复合型高齿密固定盖板见图4。
(1)采用新型底布,耐酸碱腐蚀、耐高温高湿等抗老化能力超强经常使用弹性面层不开裂。
(2)超耐磨表面处理技术,延长使用周期,表面光洁,实现柔性分梳,减少纤维损伤。
在梳棉工序中,梳理的效果能够使用梳理度来定量分析。梳理度是用每根纤维受到梳理的平均齿数表示,从而提供一个梳理效果定量分析的指标。
梳棉机要实现高产高速,就要提高锡林梳理效果,通过合适的梳理度来保证梳理效果,保证产品质量。正常的情况下,梳理度保持在3左右效果最好。
随着梳棉机的单产水平的逐步提升,梳棉机对纤维的梳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主要梳理部件加速,是提升梳理质量的必然趋势。
(1)加快锡林速度。锡林速度加快,从原来的300~360r/min提升到400~600r/min。
(2)提升刺辊速度。刺辊速度提升,从原来的600~1060r/min提升到900~1600r/min。
(3)道夫速度提升。道夫速度提升,从原来的40~100r/min提升到90~220r/min。
(4)加快棉箱打手速度。棉箱速度提升,提升到1000~1300r/min。
研究发现:盖板速度过高,纤维受到过度梳理和揉搓,容易形成更多的短绒和棉结。降低盖板速度,可以减缓梳理,减少纤维损伤,减少因纤维的揉搓而形成短绒和棉结,减少落棉,实现节约用棉的目的。
较大的锡刺比,能大大的提升转移效率,使刺辊上纤维顺利向锡林转移,同时能减少刺辊速度太高造成的纤维损伤。
传统梳棉机的锡刺比一般在2.0:1以下,高产梳棉机锡刺比一般在2.0:1以上,最高的可达2.8:1,使纤维转移更加顺畅,减少纤维损伤。
试验发现,梳理隔距对梳理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。刺辊部位是增加短绒的主要部位,隔距偏向宽松,其它梳理隔距都有减小的趋势。传统工艺和新型工艺梳理隔距的变化见表1。
梳棉采用高密度镀层针布,在涡流纺生产线进行试验,取得了良好的效果。下面以R19.7tex纱为例,应用新型镀层锡林针布进行试验。
梳棉采用“多开松,强分梳,快转移”的工艺设计理念。合理选择针布型号,既要梳理充分,又要转移良好,同时还要减少纤维的损伤。为提高分梳效果,锡林针布选配原则“矮、浅、薄、密、尖”,选用AC 2045×1640-Ti型镀层锡林针布,针布齿高2.0 mm,针布前角α为450,针布基部厚度为0.40 mm,齿密1008齿/(25.4 mm)2,保证梳理充分,效果良好。为了提升梳理效果,提高纤维单纤化水平,选择AT 5010×5021V型加密刺辊针布,齿高5.0 mm,前角100,基部厚度2.1 mm,齿距5.0 mm,齿密61齿/(25.4 mm)2。刺辊加密后,减轻了锡林的梳理压力,能够大大减少锡林损耗,提升纤维梳理质量。
为发挥高产梳棉机的高产特点,梳棉工序采用优势纺纱工艺中提倡的重定量配置,生条定量由传统工艺的28.0 g/5m提高到32.0 g/5m。梳棉出条速度由180 m/min提高到230 m/min,提高梳棉单产水平,同时增强转移效果。
针对生条重定量工艺的特点,为提高梳理度指标,锡林速度提高480 r/min,增强分梳效果;把锡林刺辊的表面线,提高转移效果。缩小刺辊和锡林隔距,收小锡林和道夫隔距,进一步增强转移效果,减少因纤维的揉搓而增加棉结。应用重定量工艺中的“柔性梳理”理念,放大后固定盖板入口隔距,让未经梳理的杂乱纤维梳理更柔和,纤维损伤更少,减少新的短绒产生。收紧活动盖板和锡林隔距,降低活动盖板运转速度,减少过度梳理,减少因纤维的揉搓而形成短绒和棉结,减少落棉,实现节约用棉的目的。
使用高密度镀层针布后,针布表面光洁度提高,纤维损伤减少。通过提高锡林速度,提升纤维梳理度,生条棉结控制在2颗/克以内,生条条干CV%值稳定在2.8%左右,生条重量不匀率控制在1.6%以内。
采用高密度镀层针布后,经过系列工艺优化试验,涡流纺粘胶R19.7tex纱线的各项指标显著改善,特别是切疵减少,效率提升明显。具体质量情况见表5。
新型针布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,为高产梳棉机的推广提供了质量保证。梳棉工艺的创新,为高产、高速和高质的梳理提供了技术支撑。新型针布的发展和梳理工艺的创新,为纺织企业节能增效的实现提供了质量保障。
,回复「行情」,及时获取最新纺织行情;回复「加群」,邀请您加入1000个纺织群;回复「招聘」,查看最新岗位信息。